尸行漫记——《行尸走肉》漫画在中国的发展史

游戏之家 游戏资讯 2024-12-04
《行尸走肉》漫画作为一部经典丧尸题材作品,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充满曲折与挑战。自2003年首集问世以来,该系列以每月一集的频率连载,直至2019年7月最终集的出版,历时16年,共193集。期间,它不仅在北美地区畅销,还被改编为电视剧、电子游戏、小说、桌游等多种形式,其影响力

《行尸走肉》漫画作为一部经典丧尸题材作品,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充满曲折与挑战。自2003年首集问世以来,该系列以每月一集的频率连载,直至2019年7月最终集的出版,历时16年,共193集。期间,它不仅在北美地区畅销,还被改编为电视剧、电子游戏、小说、桌游等多种形式,其影响力巨大。在中国,《行尸走肉》主要通过不同渠道和形式展现其魅力。

在2004年,作为最早接触《行尸走肉》系列的我,在新加坡的“纪伊国屋”书店购得该系列的第1、2卷,成为个人首次接触《行尸走肉》的契机。由于当时漫画并未在内地出版,我回国后在2004年底至2006年间,未能继续阅读后续内容。然而,关于《行尸走肉》的中文译名,最早可追溯到《幻想》杂志在2004或2005年间提到的“活跳尸”译名,虽然资料不全,但可以推测这是首次在中国公开的《行尸走肉》中文译名。后来,《V漫志》在2006年刊载了《行尸走肉》前两集,译名则为《僵尸临界》,但由于杂志停刊,影响力有限,该译名并未广泛流传。

2006年底,我通过网络获取了《行尸走肉》漫画的电子扫描版,开始自行翻译,并最终确认“行尸走肉”为最合适的中文译名。2007年1月,我将翻译的《行尸走肉》漫画连载于百度贴吧,这是“行尸走肉”中文译名在中国的首次公开。在翻译过程中,我得到了多位同好的帮助,包括封面标题的修图和翻译工作。2007年,中国内地的某出版社出版的《漫风》杂志收录了《行尸走肉》前五集,虽然未经授权,但这是最早公开出版的《行尸走肉》漫画。

2010年,《行尸走肉》同名电视剧首映后,中国内地的字幕组采用了“行尸走肉”译名,这可能得益于网络上此前已广泛传播的“行尸走肉”中文版漫画。此外,我翻译的《行尸走肉》中对几个专有名词的译名也被字幕组沿用。2012年,中国内地出版社出版了《生为传奇:美国漫画纵览2012》一书,介绍《行尸走肉》漫画。2012年11月,新星出版社引进出版了《行尸走肉》的衍生小说《州长的崛起》。2013年,台湾稻田出版社开始引进出版《行尸走肉》漫画的繁体中文版,译名沿用了电视剧译名“阴尸路”。2014年,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出版了《AMC经典剧集:行尸走肉》,内容包括电视剧前三季的相关资料。同年,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开始引进出版《行尸走肉》漫画的简体中文版,由我负责翻译,沿用“行尸走肉”译名。

2016年,台湾采实出版集团出版了《阴尸路的黑暗疗愈》,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深入剖析《行尸走肉》。2018年,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科幻类杂志《科幻立方》刊载了一篇关于《行尸走肉》漫画的介绍文。除正传漫画外,IMAGE漫画公司自2012年起推出了多部《行尸走肉》的外传漫画。2020年起,视频网站上开始出现《行尸走肉》漫画的解说视频,促进其传播。2021年,为庆祝《行尸走肉》主创罗伯特·柯克曼公司SKYBOUND成立十周年,IMAGE漫画公司推出了一套名为《SKYBOUND X》的漫画杂志,包括《瑞克·格莱姆斯2000》等短篇作品。

总的来说,《行尸走肉》漫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其独特魅力和挑战。从最初的小众关注到逐渐被更多人知晓,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。虽然面对出版、翻译和推广上的困难,但通过不同渠道和形式的传播,该系列作品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强。未来,尽管《行尸走肉》在中国的引进面临挑战,但其在中国粉丝群体中的影响力依然可见,为《行尸走肉》系列在中国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痕迹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上海权中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收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isiree.com/i/1/97919

标签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