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介书生黄巢,为什么最后成了“满城尽带黄金甲”的杀神
因为当时的朝廷特别的腐败,他也一直郁郁不得志,所以他痛恨朝廷,于是揭竿而起,发动了起义,写下来那首著名的诗篇,成为了一个杀神。早期黄巢一个屡试不中的秀才。不得以走上了贬盐的道路。在唐朝黄巢生活的那个年代,贬私盐比现在贬毒的惩罚力度还大。如果被政府抓住了,有当场砍头的风险。但是不知黄巢攀上了那个权贵,居然靠贬盐发了家。因为有了钱慢慢的黄巢的组织也大了起来。正赶上当时天下大乱,各处民不聊生,才有了黄巢的以后。
而黄巢至所以会带领农民起义,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当什么黄帝。应该说黄巢自己很清楚本人不是当皇帝的料。他起义一方面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。另一方面是为了报复唐朝政府。在黄巢起义之前,军阀割据非常严重。全国的农业生产基本停止了。一是不敢种地,二是没有人去种地。当时唐朝政府部队中因为没有粮食,每天派分队出去打猎。分队打猎是有任务的。完不成住务回部队是要杀头的。而打猎的猎物不是动物,而是人。
史料中记载,有一个分队在打猎时遇到一户人家,搜索之后在草丛里抓住了一男一女两个八九岁的孩子。孩子因为害怕,知道被抓到以后必定要被吃掉,就跪在地上苦苦求饶。远处躲避的父母看到后实在忍不住就出来了,对士兵说孩子太小没啥肉。你们饶了这两个孩子吧。我和孩子他妈肉多。士兵中有个副队长看不下去了,出来也帮着说放了孩子,帮着说情。正队长看副队长出来说话了,就说,即然副队都替你们求情了,那就放了这两个孩子吧。
说完对副队长身后站着的士兵使了个眼色,士兵手起刀落,砍下了副队长的头。那两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也全都被杀了。脱了副队长的衣服。士兵们拉着五具尸体回队复命。看到这一节我掉眼泪了。要知道这还是黄巢起义之前的社会现状。到了黄巢起义的时候比这更严重。黄巢带领的农民起义兵们,那来的军粮呀!都是前面在打仗,后面用盐巴把战死的人腌上当军粮。前面起义军在行军,后面拉着一车车黑乎乎的腌人。几十万人全靠吃这个来打仗。黄巢生活在这样的时代,说他嗜杀应该不对。也没有办法评价黄巢。因为你我他任何人处在这样一个时代都不会比黄巢做的好到那里去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上海权中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收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