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非外表看上去那么难的卡牌游戏——《灰烬之牌》
游戏目前处于ea阶段,虽然内容不算丰富,但已有内容还是相当不错的。个人很喜欢这款游戏,有人觉得游戏有点难,上手困难,但我认为这只是误解,没有找对方向。本文旨在介绍这款游戏,并分享一些套路心得。
《Deck of Ashes》是一款卡牌战术战斗类冒险游戏,让玩家在战火中磨炼英雄,与盟友共同完成救赎任务。探索诅咒的魔幻世界,搜集威猛卡牌。打造独特的战斗牌组,击败敌人!在升级盟友营地的过程中,考验玩家的生存和资源管理技能。成败取决于玩家的冒险选择——去哪里、搜集什么资源、冒什么风险,以及制作什么卡牌。特点包括:创造性的卡组配置、怪奇独特的手绘艺术风格、黑暗的动态幻想世界、种类繁多的生物群落、生存和资源管理、营地、永久死亡。
游戏目前ea状态,内容还不算丰富,但已有内容感觉还是可圈可点的。有人说游戏有点难,上手困难——我觉得是误解,没有找对方向。本文旨在介绍游戏的同时,推一点套路心得。
《灰烬之牌》是一款有特色的卡牌游戏,或许可以称作卡牌战斗类冒险游戏。本作与《杀戮尖塔》有很多相似之处,但在我看来,本作更像是一款rpg游戏——战术性感觉同向类比并不重。
简单介绍一下玩法:本作卡牌使用后会进入灰烬牌组,需要考虑恢复卡牌问题。由此延伸出整个游戏的框架。
游戏战斗:进入战斗后,每个回合获得5个行动点,卡牌使用后会进入灰烬牌组,无法再次使用。无卡可用时,游戏设计了牌组为空会自动入手临时卡牌,效果为牺牲一定血量抽取部分墓地卡牌进入可用牌组。一轮战斗结束后,可以进入临时营地,消费休息值恢复血量,或将灰烬卡组中的卡牌加入到可用卡组中。
游戏围绕战斗设计了养成、经营的要素,包括随机事件、地图探索、素材收集、人物养成、卡组收集,以及时间点限制。这些经营要素是玩家实现“永动”和提升角色的辅助。
人物在地图的探索要点落在刷怪物、收获金币和灰烬、收集资源用来升级营地里的各种buff与功能。这些经营要素是玩家实现“永动”和提升角色的辅助。
我的卡牌套路:本作战斗牌组有以DDT为主要输出手段的“灼烧流”、以命搏命的“束缚流”和以献祭灰烬属性卡牌为主的被动无敌“献祭流”。我个人主要使用“献祭流”,认为这是本作最bug的组合。手牌主要包含【化为灰烬】、【微小牺牲】、【懒惰药水】、【灰烬之环】和【凤凰之火】。
这个套路的重点在于那些墓地里自动生效的buff,最多时可以一直叠满。这个游戏的buff可以无限叠加,而且是卡牌在墓地就生效,手牌数目少,保证快速献祭一波。游戏基本第二章开始就可以头顶八九个buff,做到无伤快速杀怪。
这个游戏的策略性并不高,似乎也不是玩法的问题,而是某种必然。它的经营与养成的倾向使得这个成长过程一定程度可控,朝着这么一个方向一路堆叠过来,卡牌组合成型后那真是神挡杀神,还真没有太多策略可言——平推即可。
这也是缺点所在:套路比较单一,或者说数值平衡存在瑕疵,以及卡牌内容有限,直接导致玩法有弱有强,部分单一的套路会压过其他套路,进而导致前期组卡,中期无敌,后期无聊。
这方面我也没有太多建议——只能说出点同样夸张厉害的挑战项目?现在看起来制作组在把游戏当作一个类网游项目经营,隔一段时间来一个活动?目前已经过期的“权游秀”,当前的“生化危机”。两个限时活动都各自自带一个特殊的游戏成就——嗯,我都拿到了,感觉内心一本满足。
嘛,总之,加油了,制作组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上海权中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收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