萝卜的浪漫就是开扎古!万代高达系列游戏历史回顾
“是男人就要开扎古!”
谈起《机动战士高达》这个世人皆知的大 IP,不禁让人回想起那部在名古屋电视台首播的《机动战士高达》,1979 年,它以 UC.0079 为舞台,描绘了地球联邦政府与吉翁公国之间的爱恨情仇,开启了高达系列的久经不衰的大幕。然而,这部作品的风格与主流机器人作品大相径庭,人物刻画晦涩难懂,主角不讨喜,机体没有华丽的必杀技和炫酷的变形能力,导致其上映后被当时的儿童群体所抛弃。尽管如此,它意外地吸引了大批爱好者的注意,因为贴近现实的世界观、机体设计和人设得到了高中生、大学生和社会人士的广泛认可,并且安彦良和的美型画风吸引了相当多的女性观众。
随着《机动战士高达》的播出,它不仅在动画和周边玩具产业上取得了成功,万代也开始着眼于游戏的开发。《机动战士Z高达》在粉丝群体中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浪潮,万代发现其背后隐藏的庞大商业价值。在《机动战士Z高达:炽热争夺》中,万代首次将横版过关与第一人称射击相结合,打造出了独一无二的驾驶体验,这一概念在当时的家用计算机领域是闻所未闻的。游戏凭借前卫的设计理念和口碑爆棚的原著作品,获得了令人欣喜的超高销量,成为 1986 年至 1992 年间日本最畅销的家用射击游戏之一。
在《炽热争夺》大获成功后,衍生作品开始涌现。《SD 高达》以其滑稽和夸张的表现手法给无数高达粉丝留下了深刻的记忆。随着动画和漫画的相继推出,《SD 高达》系列知名度不断提升,相关衍生产品也与粉丝见面了。《SD 高达:维度之战》登陆了被称作“任天堂黑历史”的立体 3D 图形游戏机 Virtual Boy,虽然游戏评价平庸,但其 VR 系统让玩家体验到 3D 对战的震撼场面。
然而,《SD 高达:维度之战》的负面评价并没有延缓万代推出新作的步伐。在 1996 年和 1997 年,万代分别推出了基于《新机动战记高达 W》改编的格斗游戏《新机动战记高达W 无尽的决斗》和互动式电影游戏《高达 0079:地球之战》,尽管前者获得了好评,后者却成为了尴尬回忆。
随着 PlayStation 第二代游戏主机的面世,万代也将《高达》系列作品的重心转移至 PS2 上。《机动战士高达》和《机动战士高达:相逢在宇宙》获得了不错的评价,尤其是后者被誉为 PS2 平台上最好的高达游戏之一。为了吸引新玩家入坑,万代推出了一系列围绕原版剧情制作的回顾向游戏,如《机动战士高达战记:失落的战争编年史》和《机动战士高达:高达 VS Z高达》。
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,万代开始尝试新的内容。《机动战士:新的黎明》和《宇宙世纪:高达Online》分别作为试水之作和多人在线 RPG 游戏,尽管前者评价褒贬不一,后者仅上线不到两年便关停服务器,但后者成功实现了每个男生的梦想。《机动战士高达 SEED:OMNI vs ZAFT》和《Kidou Senshi Gundam Seed Destiny: Rengou vs. ZAFT II》的推出,将《高达 SEED》系列新加入的 RUSH 和觉醒系统融入到游戏中,提升了游戏的战斗体验。
《高达无双》系列的推出,结合传统与创新,为万代带来了首日 10W 份的销量,成为了当时 PS3 首日销量最高的游戏之一,后续作品销量持续增长。《机动战士高达:MS战线0079》、《机动战士高达00》和《机动战士高达:特洛伊行动》则展示了万代对于《高达》IP 的重视。
尽管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遗憾和挑战,如《新高达破坏者》的失败和《机动战士高达:激战任务 代号·妖精》的口碑问题,但《机动战士高达:Extreme Vs》系列的推出,通过更新大量机甲和角色、引入新游戏机制,以及与美国摇滚乐队林肯公园的联动,成功开启了经久不衰的系列。后续作品虽有价格高昂的 DLC 售价,但仍展现了万代对于《高达》IP 不断开拓市场和创新的决心。
虽然文章篇幅有限,未能详细介绍《机动战士高达》在经典掌机平台上的成功作品,如 GBA 平台上的《SD高达G世纪》和《机动战士高达SEED: Destiny》,以及 PSP 平台上的《SD高达G世纪:世界》和《高达vs高达next plus》等,但它们同样为玩家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回忆。如果屏幕前的各位曾经体验过《高达》世界带给你的快乐,不妨在评论区与大家一同缅怀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上海权中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收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