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皋故城(虎牢关):楚汉争霸的转折点,大唐王朝的最关键一战,关公封圣之路由此开启
成皋故城,这片历史的见证地,在《三国演义》中被描绘为楚汉争霸的转折点,也是大唐王朝崛起的关键一战,更是关公封圣之路的起点。本文将带你领略这座古城的历史与传奇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回中,关羽在汜水关斩华雄,一战成名,开始了自己的封圣之路。接着,关羽、张飞与刘备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,三人联手,最终击败吕布,名满天下。尽管这些故事精彩纷呈,但它们出自演义小说,而非正史。在《三国志》中,对这些战事并无记载。汜水关与虎牢关实为同一地点,只是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。
现今的虎牢关村口,立有现代修建的关帝庙,屋顶牌匾上书“山西夫子”四字。庙内西南角有雍正年间立的石碑,上书“虎牢关”三字,被玻璃罩保护,是古城为数不多的文物遗存。虎牢关之名源自《穆天子传》中的典故。成皋故城,位于虎牢关,地处汜水河与黄河交汇的西侧。
春秋时期,成皋故城属于郑国的制邑,后被韩国占有。韩国在此处兴建此城,成为东方六国与秦国往来的主要通道之一。成皋城北临黄河,南接嵩山,控东西交通要冲,进可攻退可守,成为洛阳东边的重要门户和关隘。
楚汉成皋之战,公元前204年,项羽围攻成皋,刘邦凭借敖山的粮食供应,与项羽在鸿沟对峙,成皋的得失成为楚汉对峙的转折点之一。唐初的武牢之战,李世民通过虎牢关一战,俘虏窦建德部,扫清了唐王朝统一全国过程中的障碍,为大唐盛世的建立奠定了基础。
昭陵六骏,唐太宗亲自撰写的赞美诗书于石上,纪念开国战争中的战马。其中“青骓”、“什伐赤”和“飒露紫”与平定窦建德和王世充的虎牢之战有关。六骏石刻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。
现今,成皋故城南面部分尚存,城墙依山就势,夯层明显。西城墙最高处10米以上,其他城墙宽一般20米左右。在西城墙最北端紧邻黄河处,有一个高台,被当地人称为吕布点将台。在点将台上,可以俯瞰黄河,感受历史的沧桑。
然而,随着“720”暴雨,多地古城遗址受损严重。成皋故城的城墙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坍塌损毁,部分城墙情况堪忧。保护古城遗址迫在眉睫,以防再次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上海权中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收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