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马超进攻东吴,哪些武将能抵挡马超至少100回合呢
如果是马战,东吴没有一个人能挡住马超一百回合,最多能挡住五六十合。
马超是蜀汉的五虎将之一,武艺高强。马超有两次和人交战百合以上,第一次是渭河之战和许褚恶战两百三十多合不分胜负,第二次是葭萌关前和张飞打了两百二十多合难分高下。
这两战马超遇上的都是超一流武将,如果换成一流水平的武将,那么就没这么费事了。像潼关之战马超对张郃是二十合取胜,对曹洪是四五十合取胜。而于禁这样的二流武将在面对马超时只能坚持八九个回合,李通更惨,几个回合就被马超一枪刺死。至于杨阜这种杂鱼级别的,八人联手还是被马超杀了一个七死一伤。
所以我们可以看到,要和马超斗百合以上,至少也要有超一流的水平。然而东吴这个级别的武将一个都没有。
在演义里东吴基本属于配角,其武将的水平明显偏低,最强也只有一流水平。比如像工人东吴武艺最强的太史慈不过和张辽战平。而官渡之战张辽对张郃也只是平手,遇到马超最多只能坚持二三十合,太史慈的表现不会比张辽、张郃强太多。
此外甘宁曾经和曹洪战平,凌统的武艺和乐进接近,而周泰单挑曹仁没有明显优势,和韩当联手也不过与许褚战平而已。他们的武艺都只有一流水平,显然不可能和马超斗到百合以上。
至于蒋钦、徐盛曾经败给曹仁,丁奉不敌关平,潘璋打不过关兴,这些人就对上马超的表现就只能更差。
因此东吴的武将对上马超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坚持五六十合而已,战百合以上的一个都没有。
东吴缺少的就是超一流猛将。孙坚勇猛死的早,孙策超过乃父,但也过早夭折。但其二人也达不到超一流,只能算一流。另外还有一个太史慈。再往后也就是甘宁、凌统差强人意。其他周泰、徐盛、潘璋、丁奉、朱然、陈武等人大概都在二流线上。周瑜骗刘备过江想杀掉他,酒宴上正想摔杯动手,猛见背后一人雄伟异相,问是关羽,周瑜吓得汗流加背,魂消魄散,不敢动手。皆因关羽是超一流,震慑住了周瑜。后又有刘备招亲和诸葛亮吊孝两次入吴,这两次均是赵云保驾,结果又镇的东吴诸将不敢轻举妄动。还是赵云超一流的名气使然。马超也是五虎大将,其名气并同于以上二人,也是超一流的,东吴还真找不出来敢战马超级将领。
马超是西凉第一勇士,骁勇善战,曹操曾赞叹马超不减当年吕布之勇。 如果马超进攻东吴,哪些武将能抵挡马超呢?遍观吴军诸将,只有以下3人能抵挡马超,至少能坚持100回合以上。
第一个:太史慈
太史慈,江东第一武将。太史慈弓马娴熟,箭法精良,武力十分强悍。在早期太史慈还不出名的时候,就单枪匹马杀入贼军之中,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。
太史慈为人忠义,帮助孔融求援刘备,与关羽张飞等杀入敌军,如猛虎入羊群,可以说太史慈之勇不下关羽、张飞等人。
太史慈的经典之战是在神亭岭大战小霸王孙策。孙策在袁术处用乃父孙坚所留传国玉玺抵押,借来军马,杀奔江东准备建立大业。太史慈此时在刘繇帐下,因其年幼,刘繇不肯重用。在孙策偷窥营寨时,太史慈愿往出击,可是只有一员小将跟随,其他无人愿往。
太史慈及曲阿小将二人对战孙策等十余骑,太史慈单挑孙策出场,说道:“你便众人都来,我亦不怕。”挺枪与孙策大战,两人战有五十回合不分胜负。程普等将士都暗暗称奇。由于刘繇无谋,太史慈不久就归顺了孙策,帮助孙策在平定江东时立下大功。
太史慈箭法出众,在攻打严白虎时,大秀武力。城上一员裨将,左手托定护梁,右手指着城下大骂。太史慈就马上拈弓取箭,对军手下将士说道:“看我一箭射中此人左手!”说罢,太史慈果然射个正中,把那将的左手射透,反牢钉在护梁上。
太史慈此后随周瑜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大军,随孙权迎战合肥,与大将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。马超如果率军而来,估计如太史慈必能帮孙权抵挡住马超,两人大战至少100回合上。而太史慈弓箭水平高超,百发百中,远距离攻击定会胜过马超。
第二个:孙策
太史慈为江东猛将,那同水平的孙策当然也不能忽视。孙策是江东猛虎孙坚的长子,有勇有谋,深得孙坚真传。在其父死后,投奔淮南袁术,为袁术屡立战功,袁术都称赞道:“使术有子如孙郎,死复何恨?”可惜孙策得不到袁术重用,孙策用传国玉玺在袁术处换的三千军马,随后出征江东以建立霸业。
孙策首先遇到的第一个敌人就是刘繇,两军对战,孙策大展神威。挟死一将,吓死一将,堪称霸王在世,此后便被称为“小霸王。”当然期间孙策也遇到了猛将太史慈,两人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。由于孙策更具谋略,不但击败刘繇还擒拿了太史慈,所以自此把太史慈也收入帐下。此后孙策平定江东可谓一路凯歌,没有敢阻挡的。
孙策作战勇猛,反应迅速,如果对战马超,两人至少大战100回合以上。
第三个:甘宁
江东还有一员猛将,可匹敌马超等五虎将,那就是大将甘宁甘兴霸。甘宁前期虽然胡作非为,为水贼出身,但作为江东大将,甘宁参军后的战绩十分亮眼的。甘宁帮助孙权收复江夏,一箭射死黄祖,为孙权报了父仇。此后随大都督周瑜在赤壁击败曹操大军,在火烧赤壁后,甘宁率军追杀曹军,连斩曹操手下马延,张恺二将,令曹军肝胆俱裂。
在南郡之战中,甘宁献计袭取彝陵,甘宁与大将曹洪交锋,仅二十回合便击败曹洪。在渭水之战中,曹洪可是硬抗马超四五十回合,所以甘宁勇猛不在马超之下。在濡须之战中,甘宁率领百骑夜袭曹军,那甘宁百骑,在营内纵横驰骤,逢着便杀。甘宁率领百人左右冲突从南门而出,无人敢挡。孙权十分欣赏甘宁的表现,称赞道:“孟德有张辽,孤有甘兴霸,足以相抵也!”
甘宁能和张辽并驾齐驱,勇猛无敌,即使打不过马超,在马超枪下至少坚持100回合以上。
以上太史慈、孙策、甘宁3人是东吴最顶尖的战力,太史慈勇猛且箭法过人,甘宁与孙策勇谋兼备,都可作为大将迎战马超,虽然三人胜不了马超,但是三人至少能够和马超大战100回合以上。
题主虽属戏问又没有直观战例可以求证,但可间接推演。考东吴战将,凡黄盖,周泰,甘宁,丁奉,太史慈等人,从孙策苦战太史慈可知,太史慈武艺优于他人。而太史慈曾大战张辽80回合未分胜负。张辽与张郃战平,张郃曾20回合败给马超,由此推知,太史慈可与马超走上20~30回合,最多能走上50合算不错了!其战将更不是马超的对手。因此,东吴战将能抵挡住马超100合的根本没有!
汉家基业势倾颓,文台将军两虎子。
赤壁彝陵烟飞灭,鼎分江山定雄雌。
曹刘几度折志回,英主三世伏千里。
江东向来多才俊,猛将谁堪敌孟起?
在三分这个群雄并起,豪强林立的乱世之中,能够雄踞一方,鼎立三分,江东君臣岂是泛泛之辈?赤壁鏊兵,彝陵大火,两次重挫曹操、刘备两位枭雄的锐气,东吴从来不缺少运筹帷幄的统兵帅才。
东吴出帅才,但擅长在阵前厮杀的猛将并不出色,在魏蜀吴鼎立三方中,东吴众将的武力值整体上偏低,这是三国迷们比较公认的事实。
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话, “前表吕布,后表马超” ,是说西凉猛将马超武艺高强,英勇超群,枪法精妙,在战场上罕逢敌手。在马超戎马生涯中,曾经遭遇过两个强敌:曹军中有许禇,渭水一战,连斗三局,与马超杀得不分胜负;蜀军中有张飞,葭萌关前与马超连番恶斗,挑灯夜战,亦难分高下。
曹魏有许禇、蜀汉有张飞,两员猛将都堪与马超匹敌,那么,东吴又有哪些猛将能够与马超抗衡呢?咱们就来检点一下。
太史慈(中一流)VS马超太史慈被称为是“江东第一勇士”,掌中有大枪,背后有双戟,箭术还特别高超。技能比较全面,远、中、近三个距离都具备强大的攻击力。但检点一下太史慈的战绩,我们就不难发现,他这块亮闪闪的“江东第一勇士”金字招牌有点名不副实。太史慈戎马一生,干掉的喽啰兵不少,但从来没有斩杀过一个有名有姓的敌将,甚至连一场干脆利落的胜绩都没有取得过,不能不令人大失所望。
合淝之战,太史慈随孙权征伐合淝,曹军守将张辽出城迎战,专搦孙权,孙权 “绰枪欲自战” ,东吴军中太史慈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厮找死, “挺枪骤马早出” ,与张辽阵前交锋, “两将战有七八十合,不分胜负” 。随后,乐进偷袭孙权,李典射杀宋谦,太史慈见本军有人落马,弃却张辽,拔马回阵,张辽趁势挥兵掩杀,大破吴军。
从这场战斗我们就能看出,太史慈的武力值绝对不会超过张辽,也就是 “中一流” 猛将的水平,与张辽、张郃、夏侯渊、魏延等人处于同一层次。这样的武力值不要说与马超这样的 “超级猛将” 相抗衡了,就是遇到庞德、徐晃、曹彰这些 “强一流” 猛将都得落到下风。
参考潼关之战张郃迎战马超的表现,太史慈的武艺与张郃相当,但勇气过之,若其迎战马超,肯定要超过二十回合。预计在四五十合后, “枪法散乱” ,气力难继,必然败阵。太史慈虽箭法出众,但马超敏捷,避箭能力一流,何惧太史慈?
孙策(中一流)VS马超孙策为一代雄主,横行江东,打下了一片天地。他膂力超群,掌中一杆大枪横勇无敌,征战江东所向披靡,被时人称之为 “小霸王” 。孙策的战斗效率奇高,这一点确实远超太史慈。
樊城箭射陈生,来助战,孙策一箭射中陈面门,翻身落马;牛渚之战,生擒挟死于麋,喝惊樊能,吴城飞剑斩杀严舆,会稽枪挑周昕,六次战斗,斩敌五将,除了神亭岭与太史慈战成不分胜负之外,其余敌手全部被他干掉了。
孙策攻击力如此强悍,但他的弱点是防御力和应变能力太差,丹徒行猎,被区区三个刺客一击重伤。而与太史慈一场大战难分高下,也说明孙策与太史慈彼此实力相当,差距甚微,也属于 “中一流” 猛将的层次。
孙策这样的武力值还不足以与马超相抗。但他膂力较强,作战风格悍勇,应比太史慈坚持得时间更长,能够撑到五十合后。
甘宁(中一流)VS马超甘宁其实才是东吴战斗效率最高的猛将,而他的技术也比较全面,无论马战、步战、水战、攻城,样样精通。
甘宁号称 “锦帆贼” ,以前在江中当过劫匪,武艺上讲求高效实用。不但精通各种战法,还擅长使用兵器,如大刀、铁链、双戟等,甘宁的箭法也相当出色,三国时代射绩第一。甘宁戎马一生,斩敌8名,重伤了1人,是东吴军中战绩最好的猛将。
但甘宁所对战过的敌人武艺没有太高的,缺少有说服力的表现,其中最强的敌人就是曹洪和乐进了。彝陵城外曾与曹洪阵前交手,曹洪 “二十余合” 后诈败而走;合肥之战曾与乐进有过交锋,乐进 “战不数合” 诈败而走。以此我们推断,甘宁的武力值不会高于孙策、太史慈等。
以甘宁这样的实力肯定不是马超的对手,能抵挡三四十回合就不错了。
凌统(弱一流)VS马超在东吴的年轻一代中,凌统的武艺算是最出色的了,他是东吴青年一辈的佼佼者。作战勇猛,杀法骁勇,奋不顾身。
但年轻的凌统战绩也不够出色,在凌统的战斗生涯中,没有一次斩将记录,甚至没有一次胜绩:赤壁之战在全军大胜的形势下追击曹军,被徐晃截住大战,毫无斩获;濡须口与张辽五十合战平,孙权 “恐凌统有失” ,派吕蒙接应其回营;与曹将乐进厮杀三十合又是不分胜败。这也说明凌统的进攻能力还是有问题的。
从凌统的战绩来看,他的武力值只能算是“弱一流”猛将,防御力不错,但攻击力明显不足。以这样的实力根本敌不住马超,二十合内就得败下阵来。
周泰(强二流)VS马超魏蜀吴三方都有不畏生死,以悍勇闻仲的猛将,曹魏有庞德、夏侯惇,蜀汉有张飞、赵云,东吴阵营里的周泰也属于这种敢于搏命的悍勇型战将。
周泰多次舍命救护孙权,不畏生死,身上多处负伤仍然奋勇战斗,掩护孙权突围。周泰最好的战绩是在彝陵之战中追击蜀军,二十合斩杀单骑而逃的蛮王沙摩诃。南郡之战,周泰与曹仁阵前厮杀,曹仁三十余合诈败而走,说明周泰的武力值不会比曹仁强多少。濡须口一战,周泰、韩当双战许禇三十余合无法突破,这样的实力不能算强。猇亭之战,蜀军小将关兴斩杀周泰的亲弟弟周平,周泰居然不敢报仇,却退入阵后,可知周泰的武力值应在关兴之下。
上阵厮杀,仅靠着皮糙肉厚可不行。以周泰这样的实力想与马超对战,后果不堪设想,能抵挡十多个回合就会被马超一枪挑落马下。
程普(强二流)VS马超老将程普早年追随孙坚,历经三世,在东吴众将中,他的武艺也算是不错的,能排在前面。
汜水关之战中,程普与华雄部将胡轸交锋, “战不数合” 一矛挑翻胡轸;程普还曾经在刘繇大寨前挑战太史慈,三十合无结果。但从太史慈蔑视的态度来看,分析程普的武艺应在太史慈之下,属于 “强二流” 猛将,顶多也就是个 “弱一流” 。
以程普的实力肯定无法与马超相抗,若阵前交锋,撑不到二十个回合以上。
综上所述,东吴虽然武将众多,但整体实力非常普通,没有一个能够侪身于“超级猛将”的行列,甚至连个“强一流”武将都没有。他们中无一人能与马超抗衡百回合以上。
马超的武艺的确十分了得,首先是和许褚大战一天,后来又和张飞大战一天一夜。许褚那是横推八匹马都拽九头牛的人物。许褚曾经抓住两头牛的尾巴倒行百余步,这样的力量在冷兵器时代是罕见的神力,也是武将的巨大优势。马超可以和他打成平手,可见马超武艺和力量都是非常了得的了。
这样的人如果以全盛时期的体力和武艺出征东吴,那么东吴大将未必能有人敌得过他。《三国演义》当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,东吴的将领擅长水战,敢于近身肉搏,精于短刀的使用,赤壁鏖兵的时候,就有东吴大将短刀砍杀曹兵的情节,后来丁奉在大雪天气也是短短突击,大获全胜。马超是快马长枪,上方的强项不同。东吴善于骑快马使长枪冲锋陷阵的大将最厉害的也就是太史慈了。如果把已经战死的孙坚和孙策都算上的话,也很难和马超周旋100回合。再说了孙坚、孙策这都是主帅,不会轻易出战的。
但是战争毕竟不是打群架,而是智慧和勇气的较量。就拿刘备出兵攻打东吴,为关羽报仇这件事情来说,刘备是占据着巨大优势的。但是东吴并没有被吓到,而是采取了示弱的策略,多次向刘备求和,甚至提出要投降的请求。其实这是真的要投降吗?不是这只是孙权的骄兵之计。刘备的军队从春至夏一路胜利,东吴不断求和,刘备军队的骄傲轻敌思想不断增长。这就给了东吴可乘之机。陆逊被孙权拜为大将之后,也充分利用了刘备的骄傲轻敌情绪。陆逊严令各处关津隘口严加防守绝对不许出战。
即使刘备使出了诱敌深入的计策之后,陆逊依然顶着诸将的嘲笑和讽刺坚决不允许出兵。结果事后证明刘备果然有埋伏,陆逊手下诸将才真正的敬服陆逊。刘备自以为自己的兵力强盛,东吴不敢出战,于是就在夏季酷暑时节把军队安置在树木茂密的地方避暑歇凉。这就为陆逊使用火攻计策创造了有利条件。陆逊要的就是刘备的这种轻敌松懈的状态,于是趁着东南风起一把大火烧掉了刘备的连营四百里,打败了刘备的七十万大军。使得刘备苦心经营几十年的蜀汉基业一蹶不振。
马超就像一件威力巨大的武器,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而是人。即使马超以全盛时代的实力参加刘备进攻东吴的战争,刘备失败的命运也无法挽回。顶多是对东吴的伤害更加严重一些,但是战争的走向不会翻转,刘备失败的命运不会因为马超的参战而改变。
马超进军东吴,若孙坚还在可挡马超,孙坚为小霸王孙策之父,皆出吴中。吴中何地?西楚霸王项羽出身地。霸王项羽力能扛鼎,手裂猛虎,又孙策人号江东猛虎也。
孙坚当年出兵讨董卓时,为18路诸候先锋,攻营拨塞,战无不胜,力斩西凉悍将华雄。(三国演义中华雄为关羽所斩,实为孙坚所斩)。
孙坚死,孙策立,与太史慈大战不分胜负。二将马上打到地面,各有勇力。太史慈转投东吴。太史慈何许人,山东东阿人。山东历来出猛将雄杰。隋唐之秦叔宝日夺三关,夜抢三塞,穿州过府,几无敌手。
马超西凉人,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,善使长枪,骑白马,曾力战许褚,挑灯换马激战不疲,实为猛将。与东吴太史慈有得一拼。两人相合,有一场好战。
东吴另一猛将为甘宁,重庆人,善水上作战,人称锦帆贼。陆战则能率十几骑夜劫魏营,杀伤甚众,艺高胆大。与马超也能战百合。
若论水战,马超将为东吴所擒,东吴水战能将有丁奉、徐盛、蒋钦、黄盖、韩当、周泰凌统等名将。
程普、甘茂等老将随孙坚在中原作战,亦有武力,但皆非马超之敌。
马超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,其少年成名,素有“金吕布,银马超”之说,能跟吕布相提并论,可见马超的武力值有多强!那么,如果马超进攻东吴,我认为能挡马超至少100回合的武将有四位:
一、陈武陈武身长七尺,面黄睛赤,勇猛异常,其战绩如下:
①投奔孙策时,率十余骑攻破刘繇三万大军,自己毫发未损,但却杀敌五十多;
②一枪秒杀刘繇帐下张英。这张英乃是曾与黄盖大战七八个回合不分胜负的猛将;
③合肥之战时,与曹军猛将庞德大战整整半天不分胜负,最后因为战袍被树枝挂住,缠住了自己的双手,被庞德侥幸斩杀。
因为庞德曾经在许褚、徐晃、张郃、夏侯渊等人的车轮战中还占据上风,后来又与蜀国五虎将关羽打成平手。所以陈武仅仅和庞德战得不分上下,就足以和马超战100回合了。
二、太史慈太史慈乃三国时期东吴名将,其主要战绩如下:
①和孙策大战一百多个回合并处于上风,后来还打下了孙策的头盔。
②合肥之战时和张辽大战八十个回合不分胜负。
能和张辽战平,且太史慈还有百发百中的箭术,太史慈和马超打100回合不在话下。
三、孙策孙策是孙坚之子、孙权之兄,是东吴基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,世称小霸王。其主要战绩如下:
①一箭射死陈生;
②一枪刺死周昕;
③三个回合生擒于糜;
④和太史慈大战一百多个回合不相上下。
仅凭能和太史慈战成平手,孙策和马超打100回合也没问题。
四、甘宁“锦帆贼”甘宁原本是海盗,后来归顺东吴,成为有名的悍将。其战绩如下:
①甘宁箭术高超,一箭射死凌操、黄祖、蔡薰,射翻乐进;
②砍死邓龙、马延、张凯;
③一链条打死朱光;
④二十回合击败曹洪;
⑤仅用一条破板凳大战拿剑的凌统不分胜负。
要知道在渭水之战中,曹洪曾经硬抗马超四五十回合,但却被甘宁二十回合击败,仅此一点,这甘宁和马超战100回合,当然不在话下。
综上所述,所以我认为,如果马超进攻东吴,能和马超大战100回合的东吴武将有陈武、太史慈、孙策和甘宁四人!朋友们认为呢?
如果马超进攻东吴,能跟他打100回合的人,只有两个。如果不分时间,全算上的话,那就是四个。他们分别是孙坚,孙策,甘宁和太史慈。如果再加上勉强的人的话,那就再加上一个。周泰。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说。从时间顺序开始吧。
第一孙坚,字,文台。祖籍山东,三国吴郡富春人。我们说,孙坚虽然是一代诸侯。但他也是个真刀真枪干出来的诸侯。孙坚一生的战绩也是不俗。最起码他宰了华雄(这是真实的记录)。孙坚得死是突发事件,偷袭的成分巨大。所以,我们说,孙坚生的伟大,死的憋屈。
第二,孙策。字,伯符。孙坚之子。号称小霸王。大霸王是项羽。孙策在脱离袁术后,在很短的时间就统一了扬州。而且,孙策本身也是艺高人胆大。不仅能跟太史慈斗的天昏地暗,而且还能凭借着他的人格魅力降服太史慈,让他敢为己用。以为孙策最好的战绩就是夹死一个,喝死一个。再者,征王朗,除严白虎,败刘繇。独霸扬州。战绩斐然。孙策也跟他爹一样,生的伟大,死的憋屈。因为他也是被人暗杀的。
第三太史慈,字,子义。北海孔融部下。太史慈擅长的是箭术,武艺反倒不如孙策。他们之所以能打的天昏地暗。是孙策想把他收罗到自己门下,有意放水的。不然,就凭着孙策喝死一个,夹死一个的功夫,太史慈还真不好说。太史慈死于合肥。被张辽干掉的。
第四,甘宁,字,兴霸。重庆那嘎达的。早先在江州(现在的重庆)做水贼,性格古怪,爱臭美,走到哪里都喜欢带着鸟毛编织的帽子,穿着绫罗绸缎。浑身挂着铃铛。走到哪里都叮叮咣当的乱响,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来了。当地人叫他锦帆贼。最后得罪官府,被刘焉的手下,杨怀高沛给打的落荒而逃。甘宁的失败是败在人数不足上,再加上杨怀高沛武艺不俗。甘宁双拳难敌四手,而且只有几百人。打不过当时的四川王刘焉也是情有可原的,甘宁逃到荆州,投靠了刘表,在孙坚染指荆州时,甘宁干掉了凌统他爹凌操,他们的仇恨也是那时候结下的。后来在合肥,甘宁救了凌统后,两人才和好。此后,甘宁觉得刘表懦弱,就投靠了东吴。甘宁归吴后,屡立战功,最夸张的一次就是带着一百骑兵在曹营里横冲直撞的表演了一回。最后又把这一百骑兵一个不拉的全都带了回来。孙权称甘宁是他的张辽。
第五,周泰,字,幼平,庐江舒县人。周泰在孙权的阵营里,犹如曹操身边的许褚。虽然不如许褚那样的变态,但也相差无几。跟许褚相比,周泰拙于武力,但胜于智谋。
如果马超进攻东吴,能出面抗衡的也就是这几个人。至于其他的像什么程普黄盖甚至是潘璋。都不行,还是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。在以上这五个人里,当马超出现的时候,孙坚和孙策都已经千古了。这就不能说了。剩下的三个人里面,真正能跟马超真刀真枪大战的,只有甘宁和太史慈。周泰只能算大半个。甘宁的武功在当时的东吴,无疑是第一。没有能高过他的。甘宁跟马超PK,撑100回合问题不大。再看太史慈,虽然擅长于暗器和射箭,但马超同样会射箭。而且也有暗器,流星锤。但要是他们都不使暗器的话,太史慈不是马超的对手。曹操称赞马超胜似当年的吕布。至少吕布不擅长暗器。至于说射箭嘛,那是当时的古人必备的课程。武将就更不例外了。说白了,太史慈会射箭,张辽也会,关羽也会,张飞也会。那么,马超自然也会了,他们对于射箭的区别只是准确度的差别了。不像黄忠,说射你左眼,就绝不会射你右眼那么变态而已。抛开射箭,太史慈会飞刀,马超会流星锤。这也不算,只剩下真刀真枪的PK了,太史慈就不是马超的对手了。他们的区别只是太史慈能扛多久的问题了。至于太史慈能不能扛过马超的一百回合,就不好说了。要知道,当年太史慈跟孙策才斗了五十回合呢。而马超既然能被曹操称为吕布在世,而在前三国,吕布第一,故而推之,太史慈虽然厉害,但不是马超的对手。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说,太史慈扛不住马超的100回合。最后一个是周泰。他的战绩不好估计,既然比许褚稍微差点,那就按照许褚跟马超的战绩减半对照了。不过这里要说明一点,许褚跟马超大战二百多回合,是后来许褚脱了盔甲的缘故,而马超则是身披盔甲还能游刃有余。所以,许褚跟马超虽然是平手,但明眼人一看,他们之间的胜负已分了。所以周泰能不能挺过马超的100回合,也不好说,因为这是个假设题,所以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。谢谢。
马超武艺虽在五虎将中排名靠后,但擒拿东吴一众将领,还是小菜一碟。没办法,谁叫东吴将领实在太菜。
按照罗贯中的设定,自孙坚起兵到孙皓投降,东吴真正以单挑著称的名将只有两人:太史慈和二代目孙策。
太史慈经典之战有三:前往谒见孔融时突入悍匪之中如入无人之境;只带领一小将即敢于出战孙策等江东名将;跟随孙十万北伐曹魏,于合肥城下与张辽大战八十回合不分胜负。真正能体现太史慈实力的战斗,只有和张辽的大战。因为孙策一生与高手交战并不多,故无法窥知其真实实力;大破悍匪则因对手太弱,说服力不足;张辽乃是曹魏名将之一,身手不凡,太史慈能与之战平,方显真实水平。
但张辽与马超之间,还是有相当差距。曹操亲征马超,曹营诸将除许褚之外,或是被马超击败,或是不敢与马超交手。即便是许褚,场面上与马超打成平手,但实际上还是要略逊马超。彼时马超第一目标乃曹操,故不会与许褚以性命相搏杀,倘若马超真以一先锋大将之身份与许褚交手,则二百回合之内许褚必成马超枪下亡魂。
因此,太史子义虽在东吴名将中勇猛无双,不愧东吴第一名将之名,但放眼当时天下,并不算顶尖。以战绩推测,太史慈并非马超敌手,若二人交手,最多九十回合太史慈非退即毙。
与太史慈不分胜负的孙策,自然也非马超对手。孙策与太史慈交手,不分胜负,可知二人武艺在伯仲之间,后来孙策在身中毒箭的情况下,依然能干掉多名刺客,即知小霸王之名果然不虚传。但孙策毕竟是一方诸侯,战场上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,长久以来必然影响其武艺的精进。及其去世之前,武艺应当已经稍稍落后于太史慈。
东吴名将甘宁以百骑劫曹魏大营而不伤一兵一卒闻名。虽能以此夸甘宁之智谋与勇略,但不能因此断定甘宁单兵作战能力强。因此,若正面与马超一对一,甘宁必然不是西凉骁将之敌手。
除此三人外,东吴其他将领如周瑜、吕蒙、陆逊等,均为智将,不以勇武著称,自然更不如马超。
因此,整个东吴而言,没有任何一位将领能够扛得住马超的一百招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上海权中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收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