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去病孤军战河西,大汉战神到底有多变态

游戏之家 游戏资讯 2024-12-05
自从张骞从西域回来后,汉武帝对充满诱惑的神秘西域越发渴望。经过之前几次大规模征讨,匈奴右贤王部被重挫,单于王庭北遁漠北,匈奴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越发力不从心,出兵陇右,打通河西走廊的时机已经成熟。前121年,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出击河西走廊。相比舅

自从张骞从西域回来后,汉武帝对充满诱惑的神秘西域越发渴望。经过之前几次大规模征讨,匈奴右贤王部被重挫,单于王庭北遁漠北,匈奴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越发力不从心,出兵陇右,打通河西走廊的时机已经成熟。

前121年,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出击河西走廊。

相比舅舅卫青悲惨的童年遭遇,同样是私生子出生的霍去病要幸运的多。霍去病2岁的时候,在平阳侯府做歌女的姨妈卫子夫获得汉武帝的宠幸,卫子夫全家贵幸,连带着年幼的霍去病也因此过上了上流阶层的富贵生活。

卫青和霍去病,因为不同的成长背景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物性格。卫青这样穷人家出生的孩子,面对机会和挑战总是畏首畏尾瞻前顾后,因为他输不起;而霍去病这样富人家出生的孩子总是勇于尝试,敢于创新,因为他不怕失败。

卫青一生谨小慎微,不结党,不养士,身为皇亲国戚却愿意和士卒同甘共苦,生怕出一丁点错而失去汉武帝的信任,就像是白手起家的老一辈企业家,明明赚了很多钱,却依然过得很勤俭。

霍去病不一样,他自小接受的就是贵族式的教育,从不用担心缺衣少食和旁人的冷眼相待,因而在性格上表现出和卫青截然相反的自信和张扬。霍去病率军出征,要吃最好的伙食,睡最好的营帐,从不和士兵同甘共苦,因为他有自信能打胜仗,实打实的军功才是对士卒最好的奖励。

同样是“富二代”的汉武帝,从个人情感上也更偏爱霍去病这个小外甥。

前123年,汉武帝任17岁的霍去病为票姚校尉,随卫青出征漠南,虽名义上归卫青指挥,但汉武帝却给了霍去病相当大的自由行动权,不然霍去病也不可能独自率领800骑兵脱离卫青的大部队,深入敌后数百里,斩获敌军两千余众,勇冠三军。

而作为一个成熟的领导人,汉武帝也不愿意卫青一家独大,他需要进行权力平衡,而霍去病通过考核证明了自己的价值。

当然,前123年的那次行动只能算是入门考试,汉武帝还需要进一步检验霍去病的能力。这回,汉武帝给霍去病挑选了一万“敢力战深入之士”的精锐骑兵,要他去河西走廊试探一下匈奴人的实力。

在出征之前,汉武帝还推荐了很多兵书,希望霍去病多学学先贤的兵法,可霍去病来了一句“为将须随时运谋,何必拘泥于兵法”,直接拒绝了汉武帝的好意。为什么霍去病有这么的自信?因为他即将要展示的是超出世人时代理解的闪电战。

霍去病:你们学不会的

前121年春,霍去病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,渡过狐奴河,翻过焉支山,在6天的时间里,奔袭一千多里,不恋战,不贪功,直接攻取敌人的核心,以神兵天降之势,迅速击溃匈奴在河西走廊最大的两股势力:浑邪王和休屠王,生擒浑邪王太子及相国、都尉等大小头领,斩首8900余,缴获匈奴祭天小金人一座。

得胜班师时,霍去病又在皋兰山与前来支援的匈奴折兰王和卢侯王爆发遭遇战,霍去病直接爆种,一轮交锋直接斩杀匈奴二王,以近乎完美的战绩结束了第一次河西之战,一战封神。

霍去病第一次河西之战

为什么说霍去病一战封神?我们来和前127年卫青第一次作为主将指挥作战的收复河南地之战来做个对比。

卫青收复河南地,共投入兵力5万,运用迂回包抄的战术,击溃匈奴楼烦、白羊两部,斩首2000余,俘虏3000余,全甲而还。

霍去病第一次河西之战,共投入兵力1万,采用速战速决的战术,击溃匈奴浑邪王、休屠王、折兰王和卢侯王四王,斩首8900余,全甲而还。

霍去病用更少的兵力,更直接的战术,击败更强大的敌人,取得更大的战果,这样的成绩,试问还有谁能做到?
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上海权中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收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isiree.com/1/281969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