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七十七章原文和译文
道德经七十七章原文和译文如下:
原文:
天之道,犹张弓者也,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,有余者损之,不足者补之。故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则不然,损不足而奉有余。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,唯有道者乎!是以圣人为而弗有,成功而弗居也,若此,其不欲见贤也。
译文:
自然的法则,难道不正像弓拉开了弦一样吗?弦位高了,就把它压低一些;弦位低了,就把它抬起来一点,弦长有多余的,就加以减少,不足的则加以补充。自然的规则,是减少有余的,用来补充不足的。
人类社会的现实法则,就不是这样了,它是剥夺不足的,用来供奉有余的。谁能够把自己有余的财物拿来供给天下(不足的人)?只有有“道”的人(才能如此)。因此有“道”的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,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,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聪明才干。
解析:
天之道如何的不可思议?用张弓射箭来比喻,高了自动向下,低了自动向上,需要平衡力量瞄准时,力量大了自动减少,力量小了自动增加,待时机成熟时以闪电般的速度击中目标。人的能力永远也超越不了自然。
人要么想起这忘了那,要么想起那忘了这。而自然则是全面得体,尽其善美,所以自然才是完美的法则。自然没有主观的,全是客观的,全是道法自然,全是自然法则的准则。而人则不同,人主观意志太强。
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,所以执着不断。甚幸也有不执着的人,不过很少,这是什么人?这就是修道功成身遂的人。
经典解读:
“天之道”即自然规律,茫茫宇宙之中万事万物都保持着有序的平衡,多了的会自然损减,少了的会自然补全。然而,人类社会却不是这样的,那些掌权的统治者本来就占有了大量资源,却依然不满足。
还想尽各种方式来压榨人民、盘剥人民;而那些居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,不仅仅要承担沉重的社会生产任务,还要被统治者征税、服劳役,常常不堪重负,以至于“不畏死亡”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上海权中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原创或收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